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地方动态

衢州市以“碳效论英雄”推动低碳转型

发布日期:2021-11-30 来源:

11月下旬,衢州市发布工业企业碳账户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指南,碳排放这笔账被算得清清楚楚,这也是浙江首个发布的碳排放“标准”。

衢州的万元GDP碳排放强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.36倍。为推进“双碳”工作落地,今年初,衢州推出全省首个基于新能源消纳和碳排放综合分析的数字化产品“绿能码”,相当于为企业设立了第一个碳账户——企业碳排放达标就显示“绿码”,超标则根据程度不同,分别显示“黄码”“橙码”“红码”,并发出预警。

经过半年多探索,碳账户有了升级版。衢州专设工作专班,并在全国率先集齐工业、农业、能源、建筑、交通和居民生活六大碳账户,构建出一套基于碳排放的数据采集、核算、等级评价和场景应用体系。通过应用碳账户系统,衢州1100多家规上企业用能效率得到提升。从今年4月到目前,明旺乳业在升级低效能生产线后,每年可增效230余万元,同时减排二氧化碳1655.7吨。

作为数字化改革一项重要探索和能耗双控主抓手,衢州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,衢州以“碳效论英雄”,碳账户的开发从金融政策激励入手,扩展到税收征管、企业用电指标配额、个人吃穿住行等。依托碳账户,衢州开发“工业减碳贷”等30个低碳金融产品,企业凭借“碳征信报告”,可享受最高为正常额度1.5倍提额系数的贷款和相关税收优惠,撬动企业投入减排减碳技改资金20.4亿元。反之,若“碳征信报告”不好,除了用于节能降耗的贷款,企业其他新增贷款也将会受到限制。

有了数据画像,政府部门的碳排管控和政策引导越来越有力,并推动整个区域向低碳转型。据测算,通过对传统高耗能企业改造,预计衢州一年可减少61.7万吨标煤用能量。衢州市1月至10月工业投资同比增幅达17.7%,好于去年同期。(来源:衢州市政府)